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酒业发生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资本大事:
3月,帝亚吉欧将全兴集团股权增加至53%,成为“水井坊”间接控股股东,并继续对水井坊进行要约收购;
4月,洋河股份以53589.936万元,成功收购江苏双沟酒业的40.59%股权,成为双沟控股股东,并筹备组建“苏酒集团”;
5月,铭大实业、国泰君安、北京盛初等5家战略投资者斥资4.6亿元获得今世缘21%股权;与此同步,西凤增资扩股至4亿元;
6月,重啤集团将重啤股份12.25%股权转让给嘉士伯香港,总计23.8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嘉士伯总计持有重庆啤酒29.71%的股权,跃升为第一大股东;
7月,光明集团意高价收购澳洲葡萄酒引发行业热议;
8月,珠江啤酒挂牌上市,十年上市路终达终点;之后张裕出资1亿元控股天珠酒业;8月底,宋和酒业董事长朱文臣主动“爆料”高盛和平安已完成对宋河酒业的增资;
9月,中粮以约18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智利比斯克特酒庄;
年底,更是传来多起酒业资本运作热点事件,中粮洽购广东百年糊涂和贵州醇,华致酒行获中信产业基金以及新天域和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KR集团三家投资机构的注资,水井坊转让全兴酒业40%股权至上海糖业烟酒集团,西凤再次增资扩股至10亿元,胜景山河上市生变……
众多业外资本和知名企业乐此不疲、密集的资本动作,使2010年的整个中国酒业精彩异常。
中国酒业资本进程
其实,酒行业的资本运作浪潮早在十年前就已涌现,一直以来,上市、并购、参股,一个个名词让酒类品牌们忍不住亢奋。
白酒
近年来,业内外资本频频涉足白酒行业,昭示着中国白酒业的资本浪潮早已到来。
业内人士根据资本介入白酒的程度,把资本与白酒业的结合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年前后的资本试水期;第二阶段为2006年至今的资本实质性整合期。
2000年前后,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各类资本为寻找出路,纷纷试水白酒业。这一阶段,资本更多的是“试水”,表现出的特点是,摸石头过河,缺乏战略性规划,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含有较强的投机色彩。由于没有先行者可借鉴,这期间的资本运作多以失败而草草收场,但成功的案例更为引人注目,其中最经典的要数1997年广州电器经销商云峰集团在茅台镇贴牌开发小糊涂仙系列酒和1998年新华联集团与五粮液集团合作推出的金六福酒。金六福、小糊涂仙获得的丰厚回报,给各类资本投资白酒提供了成功的范本,刺激了大量资本涌入白酒业,形成了资本的第一波白酒淘金浪潮。随后,河南辅仁集团以承担债务、注入资金、收购股权的方式接手宋河酒业,成就了今天的“豫酒之王”。
第二阶段是资本与白酒业实质性介入期。这一阶段,资本相较第一阶段,介入更理性,具有一定的战略规划和明确的目的。
2006年底,随着国际酒业大鳄帝亚吉欧控制水井坊16.64%的股份而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白酒行业资本“入侵战”序幕便徐徐拉开;
2007年,泰国TCC出资收购云南玉林泉;
2008年9月,美国高盛集团出资5200万美元收购安徽口子集团25%股权;
2009年,伊川杜康和汝阳杜康合并;鹏威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成功拍得河南赊店集团的破产资产;同年8月,华泽集团收购陕西太白酒业5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维维股份在2009年8月转让所持有双沟股份获得净收益2.1亿元后,于10月19日以3.48亿元获得枝江酒业51%股权;同华投资进入古井贡;
2010年,洋河与双沟两大酒业巨头强强联合后共同组建了苏酒集团……
第二阶段一系列的资本介入,多数资本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既定目标,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收益。在这一阶段也可看到行业对外来资本的进入也逐渐放宽,一些列表现也昭示着中国酒业的资本运作日益成熟。
啤酒
在几大酒种中,啤酒行业的资本运作动作可以说是最为频繁的,尤其是并购重组,可谓“风起云涌”,使我国啤酒业的集中度日益提高。
自2001年起,国内啤酒市场发生了超过80次的收购、兼并、参股事件,平均每年发生9起,目前国内中小型地方啤酒企业仅剩8家。
回顾中国啤酒业的资本历程,可以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啤酒行业正在由幼稚型行业向成熟型行业转变,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特别是近十年中国啤酒行业激烈的地域之争过后,已经由小国寡民的“春秋时期”过渡到了诸侯割据、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很有可能会进入“四国时代”或“三国时代”。
最新数据显示,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和燕京啤酒四家巨头,目前以58%的市场份额攫取了72.5%的行业利润。特别是青岛啤酒、燕京啤酒两大国内品牌,通过多年的资本运作,已经稳固了其在国内啤酒市场的前沿地位,并开始迈向国际市场。青岛啤酒已经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
从目前来看,中国啤酒行业基本上完成了它的市场化进程,而且完全像外国资本开放。基于啤酒市场的巨大规模及消费潜力,这一行业已经成为外国大啤酒供应商最为垂涎的产业之一,可以说外资啤酒公司目前也成为了中国啤酒业规模扩张构成中的重要参与者,比较著名的“外资大鳄”有:百威英博、丹麦嘉士伯、荷兰喜力等。
按照经典MBA理论,啤酒行业是一个进入门槛低、产品差别不明显、以规模经济取胜的产业,这要求企业必须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份额来取得行业成本领先优势。这被认为是青啤、燕京啤酒和华润雪花等通过收购急剧扩张之根本原因。
葡萄酒
由于前景看好,中国葡萄酒业赢得了不少资本的“青睐”。从上世纪90年末开始,葡萄酒业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资本动作。1998年,新天国际集团强势介入中国葡萄酒业;2000年,香港通恒集团打造云南红酒业;而2002年无疑是葡萄酒在资本市场最为活跃的一年,香港梁氏集团收购苏武庄园、江中集团收购西夏王酒业、华融亿元打造“印象系”,就连力帆、嘉陵这样的“门外汉”也悄然而动,这些对于公众来说相对陌生的企业尚且有如此多的动作,知名葡萄酒企业如王朝、张裕等其资本行为更是一波接着一波。
2010年,无论是张裕集团出资1亿元控股天珠酒业,还是中粮集团亿元收购智利酒庄,都令业内人士直呼:葡萄酒行业的并购黄金期已经来临。
年关将近,诸多葡萄酒企业更是在资本市场上集体喷发。11月,金六福投资计划再增发2.7亿股,集资1.67亿港元加大旗下葡萄酒板块香格里拉酒业于云南的灌装厂的搬迁改造力度及提高产能。时隔不久,国内最大的甜葡萄酒生产企业吉林通天酒业也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集资4.6亿港元发展山葡萄类酒品。
而国内另一家葡萄酒上市企业———通葡股份则发布公告称,其将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向通恒国际购买其持有的“云南红”系列公司的全部股权。
黄酒
除了最近热门的胜景山河的上市动作,中国黄酒业的整合大戏近几年其实也不乏亮点:在金枫整合上海黄酒资产收关、会稽山收购嘉善黄酒加速推进分拆上市计划之后,古越龙山也“迎娶”了女儿红。
实际上,浙江黄酒业的整合在2005年后便开始了。2006年,浙江黄酒巨头会稽山完成股份制改革,引进六位战略投资者,并明确了分拆上市的计划,同期,公司还完成了对嘉善黄酒的收购。会稽山是轻纺城旗下生产黄酒的公司,也是其最重要的控股子公司。2008年6月,通过增发,会稽山再次引进了一家知名战略PE(私募股权投资),上市之心昭然若揭。浙江的老牌黄酒企业塔牌也在大兴土木建厂,以扩大产能,增强自身竞争能力。
浙江黄酒业的高调动作也刺激了整个黄酒业的整合大戏。2008年,上海两大黄酒品牌石库门与和酒宣布成功合并,“第一食品”遂即更名“金枫酒业”。
目前的竞争格局已经比较明显,所以无论胜景山河上市风波后发展如何,会稽山能否最终上市,黄酒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动作都将会对行业产生不小影响。
对资本影响力的思考
不可否认,资本在这些年来已经深刻影响着中国酒业,推动着酒行业的历史进程,并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资本影响力”。但是纵观中国酒业的资本进程,关于资本影响力,尚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与解决。
上市 一把诱人的双刃剑?
“股市”自出现起,就被看成是个演绎传奇的地方,其强大的融资功能与先进的融资模式,较传统的银行借贷有着更多的优势,因此备受企业青睐。作为传统产业的酒类企业,面对这个“能演绎传奇”的资本市场,也纷纷迎头赶上。目前中国酒类企业已经拥有了海内外近40家上市公司的强大阵营(包括香港H股及新加坡上市公司)(见附表)。
股票上市融资在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中是一次质的飞跃。但是,是不是上市总能“演绎传奇”、“创造神话”?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上市?怎样利用上市来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是那些酒类上市公司或正在准备上市的酒类公司应该要认真思考的。上市是否如很多人说的是“一把双刃剑”,在啤酒花担保黑洞、福建闽粤黄酒退市、五粮液“调查门”、胜景山河上市风波等众多负面案例之后,或许酒企业们已有了较清醒的认识。
并购重组 怎样既规模又经济?
在一系列的并购重组案过后,人们惊叹中国酒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免心存疑虑:以中国啤酒业为例,在兼并收购中普遍存在的规模不经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降低企业扩张风险?如何实现有效的整合,获得规模经济?如何辩证看待外国资本和业外资本?这些都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
中国酒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
翻云覆雨的资本运作也激起了业内人士对“品牌如何运作”的思考。
从产品战、价格战、文化战,到企业战、品牌战,直至今天史无前例、规模宏大的资本战。当人们冷静下来反观这场战役时,不禁陷入了迷惑,中国酒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是资本、文化、概念,还是产品、品牌?面对资本运作的甚嚣尘上,品牌似乎正遭遇有史以来的最大挑战,资本成了玩转品牌的“魔戒”。
然而品牌真的是这样脆弱不堪总是要拜倒在资本的石榴裙下吗?无需扩张、无限扩张真的是酒品牌们发展的必然方向吗?资本的影响力能有多大?资本战是品牌战的基础吗?资本总能创造神话吗?资本能否撬动酒业市场杠杆,影响酒业渠道,并最终改变酒业未来?
所有这些问题请跟随《中国酒业》本期特别关注详细探讨。
本信息仅供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