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作促中国啤酒市场呈现巨头分割趋势
作者:佚名 来源:慧聪食品工业网 日期:2010-06-18重庆啤酒6月11日公告称:重庆啤酒第一大股东重啤集团与嘉士伯啤酒厂香港有限公司6月9日签订了附生效条件的股权转让协议,重啤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公司12.25%的股权,以每股成交价格为40.22元转让,交易总价约23.8亿元。嘉士伯香港及其关联公司嘉士伯重庆(均为嘉士伯的子公司)此番交易后,合计所持重庆啤酒的股权将从17.46%增至29.71%,成为重庆啤酒的第一大股东。重啤集团则以20%的持股份额成为重庆啤酒第二大股东。
嘉士伯两年控股重庆啤酒
2004年,苏格兰纽卡斯尔啤酒公司,买入重庆啤酒19.46%的股份;
2008年,嘉士伯与喜力啤酒联手收购纽卡斯尔;随后,重庆啤酒17.46%股权顺利转入嘉士伯名下;
今年6月,嘉士伯成功受让重啤集团挂牌转让的重庆啤酒12.25%的股权;
至此,嘉士伯共持有重庆啤酒29.71%的股份,成为重庆啤酒的第一大股东(重啤集团以20%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二)。
嘉士伯已控制中国西部啤酒50%市场
嘉士伯以平均每股40.22元收购重庆啤酒股权,远高于之前预期的26.4-30元左右的价格,显示出嘉士伯布局西部市场的决心和信心。此前,嘉士伯还以收购、参股、合资等方式多次染指中国西部省份的啤酒企业。
2003年1月23日,嘉士伯宣布以8500万元从浙江开开集团公司手中收购昆明华狮啤酒有限公司全部股权;
同年6月10日,嘉士伯以2.2亿元的总价收购大理啤酒集团的全部股权并承担相应的债务;
2004年,嘉士伯收购了兰州黄河啤酒公司50%的股份;
2004年,嘉士伯收购了青海省一个啤酒厂40%的股份;
2004年8月底,嘉士伯与西藏发展各出资3.8亿元合资建立了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
今年1月嘉士伯收编位于新疆的啤酒花,基本上将新疆的啤酒市场纳入怀中;
……
据分析,啤酒花、重庆啤酒、兰州黄河和西藏发展在我国新疆、重庆、甘肃和西藏地区啤酒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85%、75%、75%和50%。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动作,嘉士伯已控制了中国西南五成市场。目前嘉士伯全球61%的啤酒产量、46%的利润都来自中国。
西部市场 啤酒巨头纷争
而看好中国西部市场的不仅仅是嘉士伯。近年来,国内外的啤酒巨头都纷纷踏上西进之路,争食西部市场,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今年四月,四川燕京啤酒季报出炉,其一季度累计生产销售啤酒27500吨,实现销售收入5569万元,同比增长173%。
据悉,基于良好的市场预期,四川燕京啤酒已将年产能从10万千升提高到20万千升,并将逐步走出川东北,布点成渝;而比燕京早一年多投产的成都金威啤酒则在去年就已实现盈利;珠江啤酒也已多次考察广元,拟在广元经济开发区设立新厂。
在国内企业布局西部市场的同时,国际啤酒企业也是加紧了脚步:在川已拥有14个生产基地、产能超过100万吨的华润雪花,加快了内江年产30万吨啤酒生产线的建设;今年五月,国际啤酒巨头百威英博投资6.5亿元,在四川资阳打造其在西南地区第一个啤酒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占地面积136000平方米,一期产能可达30万吨)。生产基地的建立也意味着百威英博将在这里生根……
外资介入 推动中国啤酒市场资本运作
其实,对于中国的啤酒行业来说,外资的进入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大的啤酒企业有不少都有外资资本的身影,有的企业已是由外资全资控制,如:哈尔滨啤酒在2004年便被安海斯-布希(AB)收购,2008年,AB又被英博集团全资收购,改名百威英博,如今,哈尔滨啤酒是百威英博旗下的全资子公司;2007年,华润创业宣布25亿元全资收购四川蓝剑啤酒;2009年,北京朝日啤酒有限公司的中方股东撤资,北京朝日啤酒成为两家日资企业的合资公司,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谈到外资的进入,啤酒市场的并购现象,以及对未来行业的影响,九度营销机构总经理马斐认为:“外资不断进入中国啤酒市场,是因为外资资本看好中国这个强大的市场所蕴藏的巨大利益空间。这几年中国啤酒消费量上升很快,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市场容量前景乐观。外资啤酒企业进入中国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也是市场经济的需要。短期来看,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对未来的市场竞争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会加快国内啤酒企业的优胜劣汰。这种现象未来也还会不断发生,客观地接受和积极应对竞争就可以了。”
今年四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表示:“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政策上的放宽外资并购门槛,也加剧了啤酒业的地盘争夺。当然,从以往的案例我们也看到,外资并购会出现不同的结局,有可能“被雪藏”,有可能“被控制”。但正如有的专家分析外资并购会有几种形式——“斩首式”、“帮手式”、“控制式”,我们也要看到,如果没有强大的资本支持,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企业的宏伟计划,正是有了外资的帮助,有的内资企业才能快速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内资企业可借助外资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产品和渠道等多方面走向国际化;在这同时,又可以积累下丰富的资本,而进入下一步的资本运营,实现扩张。
2008年,百威英博合并时,就有数据称百威英博公司将在中国占据全国总产量的25%。当时,AB公司在中国区总裁程业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啤酒行业处在诸侯争霸阶段。如今,嘉士伯通过资本运作,控制了中国西部50%的市场份额。中国的啤酒市场已成为外资驰骋的广阔疆域。再加上中国的啤酒巨头也在进行着市场布局,“几大啤酒巨头分割整个啤酒市场的趋势已不可避免”,马斐如此分析当前的啤酒市场格局,“在一段时间内,啤酒应该是各区域分割势力范围,但是未来几年会高度集中,由几大啤酒巨头分割整个啤酒市场的趋势不可避免。”
正如以上马斐所言,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酒类营销专家郭野也认为,“外资的介入不会对竞争格局有大的影响,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有达能与娃哈哈合作的教训在,现在很多外资企业也很谨慎,只参股不参与实际经营,这种合作方式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多改变。”
百威英博在资阳建立生产基地时,有人曾提到“十多家啤酒巨头,近400万吨啤酒产能,未来四川乃至西南啤酒市场竞争将非常激烈”时,百威英博啤酒集团亚太区总裁傅玫凯持不同观点,“我们认为西南市场足够大,能够容纳任何竞争对手,只有通过竞争我们才能变得更强大。”对于中国的啤酒来说,同样如此,不管市场竞争如何激烈,总会有企业立于前沿。“面对风起云涌的并购浪潮,国内啤酒企业首先要苦练内功,深耕细作,在一定的区域市场做成第一,而且是绝对强势的品牌,提高企业综合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利用自身的地域、成本优势采用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牢牢抓住自己的消费者。”马斐为更多的啤酒企业提出了坚实发展的建议。
编辑:Tiffany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酿酒网”或“中国酒业刊物”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酿酒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酿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酿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改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上一篇:泰山啤酒增加聊城配额】
- 【上一篇:四川首款芝麻香型白酒通过专家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