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涨价成为习惯
作者:马斐 来源:中国酿酒网-中国酒业 日期:2010-05-19 倾听过去一年,“涨”声一再响起,成为不折不扣的主旋律。
“涨”声中,闪现出无数忙碌的身影。从中央到地方,从理财投资到大众消费,从专家学者到百姓,全都笼罩在“涨”的背景下,全都是一个“忙”字。在那里都是涨声一片,酒行业也不例外。
自2009年8月1日白酒消费税新政引发的一轮涨价潮之后,岁末年终,新轮涨价潮再次汹涌而至。
贵州茅台2009年12月7日发布公告,称鉴于产品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市场供求状况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等因素,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适当上调贵州茅台酒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13%。
山西汾酒也公告称,部分产品出厂价上调10%~15%不等。从2009年12月10日起,老白汾系列、竹叶青酒系列对外售价上调10%左右,15年以上汾酒系列上调幅度约15%。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最新公告称,2009年12月14日起适当上调“蓝色经典”、“洋河大曲”系列大部分产品及少数零星产品的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5%。
……
涨价的背后是什么
连续6年来,白酒涨价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那些高端领袖品牌。就是在这个行业普遍不看好的冬天,白酒涨价的脚步已经无法停止,它已经成为中国白酒业发展大环境下的一个必然趋势。
从最近两年的情况来看,茅台、五粮液等巨头始终把价格这个“杀手锏”握在手中,不断提价。现实市场白酒并不是风生水起的环境,到底高端白酒玩的是“争上游”的游戏,还是真的养成了涨价的习惯?
事实上,很多消费者判断产品品质的标准并不是产品的口感、纯度等客观指标,而是以价格或者品牌的吸引力作为选购的依据。当制造商在他们的品牌形象上花下巨资的时候,他们也从市场上赚取了额外的利润。这些额外利润一方面来自产品消费体验中的可感知价值,另一方面也来自消费者通过这样的购买行为在他们朋友、同事中留下的印象所带来的价值。
因此,当奢侈品制造商认识到这些因素时,他们通常不会打价格战,导致价格下跌。相反,在这种品牌形象、品牌质量驱动的市场竞争态势中,他们会在广告投放中一掷千金,而不是在价格上相互厮杀。
为什么高端白酒价格的提升却没有导致总体销量的下降?
研究表明,提高商品价格却不会引起销售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白酒在许多国家,经常被作为礼品馈赠他人。礼品的价格非常重要,因为它代表了某些场合的价值:朋友有多重要?馈赠的场合有多重要?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往往构成了购买昂贵白酒的驱动力。说到这里,高端白酒的涨价是促销手段,而不是提升品牌价值。
价格是反映资源稀缺性与供求关系的显示器,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晴雨表。企业根据产品价格这一市场参数,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目标、方向和策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现代经济运行的实践表明,价格是敏感的市场信号,它随着市场供求关系而波动,这不仅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而且也反映了现代经济运行的规律。因此,商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物质利益。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也必须具有价格决策权,由经营者自主定价。特别是在竞争中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更是企业在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酿酒网”或“中国酒业刊物”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酿酒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酿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酿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改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上一篇:啤酒品牌 三重进化】
- 【上一篇:回眸索卡酒业的新年感悟】